全站搜索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

ICT(In – Circuit Test,在线测试)误报率受多种因素影响,以下从治具、程序、系统与环境、PCB 本身等方面详细说明:

  1. 治具原因
    • 探针问题:测试探针钻孔不准,会使测试探针点与 PCB 上测试点接触不良;测试点选取不当,也易造成接触问题。另外,探针使用久了出现磨损,同样会影响接触效果,引发误报。比如探针磨损后,接触电阻改变,可能导致测试信号异常。
    • 压棒分布不均:治具天板上压棒分布不均衡,会让 PCB 受力不平稳,使得部分探针点接触不良,进而出现误测。
  2. 程序原因
    • 新机种程序调试不足:新机种上线时,程序调试后未经过大量测试验证,程序可能存在漏洞,容易引发误报 。
    • 参数设定错误:程序中测试步骤的调试模式、延迟时间、测试针点、标准值等参数设置有误,会使测试结果不准确,造成误测。例如标准值设定偏差,会让正常元件被误判为不良。
  3. ICT系统和环境原因
    • 硬件故障或参数变化:ICT 硬件发生故障,如电路板损坏、接口接触不良等,或者硬件参数变动,会让测试时不稳定,引发误报。像硬件参数改变后,测试电压、电流等偏离正常范围,就会影响测试结果。
    • 排线问题:ICT 治具专家排线使用过久,接触电阻变大,会使信号传输受影响,造成测试误差和误报。
    • 环境因素变化:测试环境的温度、湿度、磁场等改变,可能影响电子元件性能和信号传输。比如温度过高或过低,会使元件参数漂移;强磁场干扰,会让测试信号出现偏差,从而导致误报。
  4. PCB本身原因
    • 测试点污染:PCB 过锡炉后,测试点沾附较多松香,或者维修后的 PCB 测试点处有胶,会使探针和测试点接触不好,产生误报 。
    • PCB 本身缺陷:PCB 存在铜箔断裂、Via Hole(过孔)与铜箔之间开路等问题,会使测试时出现异常,被误判为故障 。 此外,PCB 上元器件漏装、焊接不良、错件、反装等,也会让 ICT 测试误报,因为这些情况会使测试值偏离正常范围 。
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  • 影响ICT选型及成本评估的因素

    204

    购买 ICT(In-Circuit Test)测试仪时,为了让供应商精准选型并提供合理的价格评估,需提供以下关键资料,这些信息直接关联测试仪的功能、配置、性能及适配性: 一、测试对象(PCBA)的基础信息1. PCBA 的类型与应用场景说明 PCBA 的用途(如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、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提升 PCBA 植针率的全流程优化

    198

    在 ICT(In-Circuit Test,在线测试)中,PCBA 的植针率(即探针与测试点的有效接触率)直接影响测试准确性和效率。提升植针率需从设计优化、探针管理、治具维护、PCBA 质量控制等多维度入手,具体措施如下: 测试点的设计是提升植针率的基础,需从源头避免接触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AOI和首件检测的区别

    425

    在SMT(表面贴装技术)生产制程中,AOI(自动光学检测)和首件检测是两种不同的质量控制手段,在检测阶段、技术原理、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。以下是具体对比: 一、核心定义与技术原理 AOI(自动光学检测) 定义:通过光学摄像头对PCB(印刷电路板)上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 FCT 功能测试核心场景

    373

    FCT(Functional Circuit Test,功能测试)在电测领域主要对电子产品的电气性能、信号传输及功能逻辑进行验证。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状态,检测产品在电力传输、信号交互等方面的功能完整性,为产品质量把控提供关键支撑。以下从多个维度对电测领域的 FCT 功能测试核心...

    查看全文

0